登陆3G家园网与好友互动、玩游戏赢活动豪礼!>>
*请自觉遵守家园各类禁刷规定
论坛>3G空间
端午节起源于梧州
全文(共2页)



1

  端午节起源于梧州,首先要从一首流传两千多年前的苍梧民歌《陈临歌》说起:

  苍梧陈君恩广大,

  令死罪囚有后代,

  苍梧府君惠及死,

  能令死人不绝嗣。

  德参古贤天报施。  

  陈临,东汉永建时(126—132年)出任苍梧郡太守,苍梧郡首府就设在梧州。陈临在任6年。这首苍梧民谣,歌颂苍梧郡太守陈临的德政。清同治版《苍梧县志》卷十四《宦绩传》载:“陈临,字子然,南海人,永建中郡守。推诚而理民,有报父怨而杀人者,为吏所获,临知其无嗣,令其妻侍狱中,后产男,郡人歌之。”更详细地说,陈临是汉代南海郡香山县(即今广东中山市)人。

  这首诗记载陈临太守的故事是:当时有个青年因子报父仇而杀了人,被捕入狱,将临刑处死。陈临太守得知这囚犯成家立室不久,妻子尚未孕育,无后继嗣。按儒家孝悌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是,陈临太守以极其仁慈的方式处理,让囚犯的妻子住进监狱,待到其怀孕产下一男孩后,才将囚犯处死。

  杀人偿命是古代最严峻的律条,然而,陈临太守却网开一面,容许囚犯生子继嗣。这件事当时传遍苍梧民间,百姓对太守十分感激,赞扬,顺口编出了这首《陈临歌》到处传诵。

2

  这首苍梧民谣被收入《汉乐府民歌》等多种史籍中。尤其是史书《后汉书·陈临传》载:“陈临为苍梧太守,推诚至理,导人以孝悌。临征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临东城门上,令小童洁服舞之。”据笔者查考,陈临被朝廷“征去”升迁离开苍梧后,到东汉末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建安年间,已经升任为朝廷掌管刑法的“廷尉”,一直为官到老,并且享年逾百岁。

  然而,自陈临离开苍梧郡后,苍梧当地百姓却在郡府东城门上设立陈临祠,每年于五月初五日敬拜陈临,并让儿童穿戴整洁衣服伴舞。这种为在世的人立祠祭祀的纪念仪式叫祭“生祠”,后来一直成为中国宗教文化现象在各地流传至宋明。
  从《后汉书》记载可见,古代最早的“生祠”实始于陈临。“生祠”之建,也起源于苍梧民间。这就是《后汉书》明确记载每年的五月五日祭祀即端午节习俗的起始。

3

  佐证梧州端午节习俗祭陈临事,恰恰还有南北朝时著《魏书》的史学家、文学家魏收写过一首《五日咏岭外风土》诗,在诗末句“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记录下梧州人在端午节祭祀陈临这一风土习俗:

  麦凉殊未毕,啁鸣早欲闻。

  喧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

  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

  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

  端午节祭祀陈临之风,在岭南今两广一带延续至唐宋元明历朝之间。唐人徐坚编撰的作为当时启蒙读物的《初学记》,就述及端午节来由与祭祀陈临有关。在岭南粤地梧州,宋时建有“七贤祠”,陈临祀于其间。广州府每年端午节也在陈临祖神祠举行拜祭。明末清初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记载,明代在广州粤秀山上的“玉山楼”,祭祀粤先贤陈临等九人。

  但到了唐宋间,粤地端午节逐渐形成“祭屈祀陈”相兼,说明粤地原始端午节已接受祭祀屈原的文化渗透。由此可以说,后来祭屈原的“端午节”,或是承袭发端于梧州的“端午节”而来。

  “端午节”祭祀陈临,却为秉笔修史的史家写入史书作早期的记载。而纪念屈原最早记载却在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地域性杂书才见记载。史学界一致认为,端午节习俗起源于南方荆楚吴越之地,梧州古属荆楚。对于端午节习俗起源有多种说法,苏州地方文史学者认为“苏州端午习俗”之“龙舟竞渡”是越王勾践为褒奖被吴王赐死的吴国大夫伍子胥的纪念活动。所属地域的文史学者
下页 末页 余下全文
1/2页/1935字/418阅
.监察 辉辉 2020-06-26 20:27:05
收藏帖子.复制本帖链接.举报该帖
回帖列表 返回帖子列表
1楼.了解了 .  曦言 2020-06-26 20:28:21 回复
全部回帖(1)
回复该贴(1-120字):   
论坛>3G空间
. 回顶部

3G家园网-广场-导航-登录

搜搜

小G报时(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