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溺爱,心寒吗?
【导语】
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但是一味溺爱,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正文】
1、特殊待遇
家庭中所有的成人都一般待遇,唯有孩子的最好,最好的菜放在他的面前归他一人享用;其他人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总之是有特殊待遇,这样容易养成孩子自私的品质。
2、过分关注
一家人时时刻刻谈他,说他,关照他,陪伴他,注意他,议论他,逢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嘻嘻哈哈的逗引个没完。这样的孩子不管别人,自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中心,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任性,娇气,骄傲自满,没有礼貌。
3、轻易满足
要什么马上满足,一刻都不能等,要吃奶,马上就得吃,甚至牛奶还没凉,都等不及。缺乏耐心,不肯等待。人一生中间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需要等待,这样的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就没了,甚至于轻生,自暴自弃。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满足,合理的要求等一等,不能轻易满足,轻易满足的孩子将来是没有韧劲的。
4、享乐至上
享乐至上就是让孩子享受,以为享受得越多就越是幸福的童年,很多高档的幼儿园,金碧辉煌,硬件设施最优,孩子要吃的、穿的、用的是最高档的,以为这就是孩子幸福的童年。享乐至上,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一无是处,只会享乐。享乐至上害了孩子,不是爱孩子,不要给孩子最优待遇,要让他吃点苦。
5、祈求央告
对孩子不是教育,不是要求,而是求他,“你快点吃饭好不好?听话好不好?”父母都是奴隶,求他的主人施舍,祈求央告,而不是教育,“听话,好好起床”,催了十七八遍,孩子都不起来,还在那里求他,完全失去了教育者应有的起码的威信。
6、剥夺独立
什么东西都是包办代替,穿、吃、玩、起、铺床叠被,全部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不让孩子出去玩,成天关在家里,在家里称王称霸,到外面胆小如鼠,一点用也没有,性格也扭曲了。
7、 大惊小怪
擦破一点皮,摔个跤,害点小病,父母惊慌失措,你一惊慌失措,孩子就胆小如鼠,就哭起来,你一害怕,他就觉得这儿也痛,那里也不舒服,他今后就没勇敢精神了。父母即使感觉是重病,你也不要表现出惊慌,让他感觉无所谓,小病,没关系,打针吃药就好了,你一惊慌,孩子就害怕,就软弱。
8、放任玩乐
认为孩子就是无聊的玩最好,放任的结果是游游荡荡,没事干,只有真正引导他,他才懂得下棋,去听故事,去看画,去画画,做手工,一放任就什么也没玩好,什么也没学好。
【话题讨论】
1.爱孩的正确方式有哪些?
2.“中国式”溺爱后果有哪些?
爱久暖心°若若
2020-07-14 13:33:05
5楼.溺爱不好

倾城之恋 毒メ药 2020-07-14 14:25:28 回复
4楼.讨论1,爱孩,这段是不是不顺
倾城丶 2020-07-14 13:39:37 回复
3楼.回复被层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