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十大定律
1.墨菲定律
生活中的十大定律
神奇的墨菲定律
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
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实际意义就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通俗的讲就是你越害怕某件事情发生,它就越会发生。
2.二八定律
生活中的十大定律
餐巾上的帕累托八二十原则
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就是指约仅有20%的变因操纵着80%的局面。“二八法则”反映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正如我们经常说的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
3.马太效应
生活中的十大定律
《圣经》开到《马太福音》
马太效应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它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表面看起来“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上面的“二八定则”类似,但是实则它只不过是“平衡之道”的一极。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一个人只要努力,让自己变强,就会在变强的过程中受到鼓舞,从而越来越强。
从消极的方面来说,这社会上大多数人并不具有足以变强的毅力,马太效应就会成为逃避现实拒绝努力的借口。
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获得了精神或物质的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
4.手表定律
生活中的十大定律
两块表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
手表定律是指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这时候比较好的办法是扔掉一块手表或者说是只信任一块手表,在现实生活中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目标,否则你将无从下手。
手表定律带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 :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所适从 ;对于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
5.水桶定律
生活中的十大定律
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
水桶定律是指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水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就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 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可以。
水桶定律说明了个人或组织的能力与水平并非由最好的部分决定,反而由劣势的部分决定。
6. 250定律
生活中的十大定律
适合销售人员的250定律
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在商战中总结出了“250定律”。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您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
这一定律有力地论证了“顾客就是上帝”的真谛。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必须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群体。善待一个人,就像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这条定律很适合做销售的人们,在商品销售中用好吉拉德的“250定律”,也许你觉得不可能成功的一次营销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7.不值得定律
生活中的十大定律
不值得变值得
一道菜烧得好坏,原料不重要,调料不重要,火候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烧菜人的那颗心。”当你怀着一颗“不值得”的心去烧菜,你的菜里就被添加了苦味。
最直观的表达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这个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会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值得做的事就要把它做好!当你遵循着这个启示去行为处事时,在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它给那些徘徊于主观意愿与客观环境的矛盾中,纠结于随波逐流还是激流勇进的选择中的人们指明了方向,让他们不再消极被动,而是从容淡定地坚持“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8.零和游戏
生活中的十大定律
零和博弈
零和游戏又被称为游戏理论,表示在一项游戏中,总有输家和赢家,赢家所得到的正好是输家所失去的,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好比两个人下棋、或是打乒乓球,一个人赢一着则另一个人必输一着,净获利为零。
一方的幸福是建立在另一方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双方都想尽一切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与“零和”对应,“双赢”的基本理论就是“利己”不“损人”,通过谈判、合作达到皆大欢喜的结果。
9.酒与污水定律
生活中的十大定律
酒+污水=污水
“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这是一条来自西方的管理定律,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同样道理的谚语:一块臭肉坏了满锅汤;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一条臭鱼坏了一锅汤。
10.破窗效应
生活中的十大定律
破窗理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因此可见,环境好,不文明的举止也就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则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会被环境影响,但是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所以我们常常提到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并不是什么空洞的口号,它确实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倾城之恋 深情℡
2020-10-23 23: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