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打造国际知名文化和旅游品牌
接,加快培育具有巴蜀特色元素的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等。
推进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建设
“加强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构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体系,促进旅游消费升级,建设包容和谐、美丽宜居、充满魅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是《规划》的又一大重点。”朱茂说。
按照《规划》,川渝两地将实施城市旅游提升工程,建设国际都市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和旅游赋能城市更新,培育城市旅游新功能,推进城旅一体化建设,打造可阅读、可漫步、有温度的文化旅游之城等。
实施旅游精品建设工程,加强高品质旅游景区建设,推动建设一批高品质旅游景区;加强高品质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建设一批主题风格突出、度假设施齐备、配套服务完善、度假活动丰富、具有国际品质的旅游度假区等。
实施红色旅游发展工程,新增一批体现新时代成就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四川段)等。
实施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推出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巴蜀乡村旅游品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巴蜀乡村旅游品牌体系;推进成渝中轴沿线、秦巴山区、嘉陵江沿岸、川南和渝南区域等乡村旅游集聚发展等。
实施特色旅游建设工程,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温泉旅游发展、推进体育旅游发展、推进研学旅游发展、合理发展水上旅游产品、科学推进生态旅游发展等。
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消费目的地
“《规划》还提出,通过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丰富消费多元业态、优化消费市场环境等,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消费目的地。”朱茂说。
在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方面,打造城市消费品牌,支持重庆、成都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建设立足西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具有国际时尚魅力和巴蜀文化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拓展消费空间,以业态创新、场景营造、品牌集聚、功能完善为重点,实施特色商业街区品质提升行动,打造一批人文气息浓厚的特色名街名镇,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
在丰富消费多元业态方面,推动消费供给升级,协同推进传统消费提档升级和新型消费发展壮大,推动购物、旅游、餐饮等传统消费创新植入巴蜀特色文化元素,升级打造巴蜀休闲、时尚购物、美食体验等世界级消费产品体系。发展消费新场景,融合艺术、创意、文博等元素,鼓励开发一批彰显巴蜀生活美学的沉浸式、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消费模式和业态,打造多元沉浸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构建多样化夜间消费场景;擦亮“两江游”“街巷游”等夜间经济名片,推出城市新消费生活夜市(集),展现国际时尚范、巴蜀慢生活。
在优化消费市场环境方面,实施消费促进计划,推出更多惠民措施,完善常态化消费促进机制;建立健全巴蜀地区旅游景区、度假区联动消费机制,互推门票优惠政策等。提高消费便利化水平,支持巴蜀地区增设旅游购物(离境退税)商店和外币兑换点,积极探索体验型产品的共享共创模式等;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实施巴蜀地区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巴蜀地区文化和旅游市场联合监管执法制度,建立跨省市文化和旅游市场举报投诉联合处理机制等。
朱茂表示,按照《规划》,到2025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建立,文化旅游领域改革创新高质量推进;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不断丰富,高品质消费空间基本形成,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到2035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基本建成,具有较高的国际品牌影响力,成为我国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稿件原载于2022年06月30日《重庆日报》)
【明教】山村老尸
2022-07-06 22:45:06
1楼.好
【明教】山村老尸 2022-07-06 22:45:15 回复